打开书页,读懂重庆。7月25日至28日,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(下称“书博会”)在重庆举行,来自全国各地的书迷朋友齐聚山城,在这里享受一场书香四溢的文化盛宴。
\n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本届书博会以线上线下方式,共展出各类精品图书上百万种,并举行了新书发布、名家访谈、读者见面会等近千场阅读文化活动。在这里,书搭建起思想交流的桥梁,碰撞出人类文明的火星。
\n一座有美景、有文脉、有气质的城市,本身就是一本耐读的书。本届书博会在重庆召开有何意义?书香墨韵如何渗入城市文脉?如何在数字时代开启一场人与书、人与城的“双向奔赴”?
\n重庆国际博览中心,市民走进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。 记者 龙帆 摄/视觉重庆
\n01
\n墨香传千里,好书聚巴渝。一场书博会,不仅是全国书友的狂欢节,亦是出版业的大秀场,更是属于重庆这座城市的大舞台。
\n全民阅读的生动剪影。书博会是党中央、国务院批准的出版业专业展会,是我国规模最大、影响最广的出版业展示交易平台和广大读者的阅读盛宴,展现出书香中国的阅读之美。
\n本届书博会格外“吸睛”。漓江文学奖新星刘楚昕携获奖作品《泥潭》亮相,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文学梦;苏童携新作《好天气》亮相宝尚配资,引发现场追星热潮;“工地诗人”刘诗利和书友们一起逛书博,让我们看见阅读最纯真的样子;六小龄童新作《金猴宗师——我的猴王父亲六龄童》首发,续写几代人记忆中的英雄叙事……
\n本届书博会主会场共有5个展区,9个特色展览(区),聚焦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,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送优质出版内容,推动读者作者深度互动,生动演绎了“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”的鲜活场景,在全社会营造出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的浓厚氛围。
\n书香重庆的真实脉动。书博会与重庆,有一段“不解之缘”。2007年,全国书市在重庆更名为“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”;时隔18年,全国书博会再次落户山城,既是对这座城市书香底蕴的认可,也是这座城市建设文化强市澎湃动能的生动写照。
\n本届书博会上,一批渝字号出版精品集中展出。南岸、大足两个分会场带领读者开启数字时代的阅读新体验;“陆海讲读堂”等品牌活动,让爱书人得以促膝而谈;大会开发的“蚂蚁找书”服务平台,更是为读者带来200万元的惠民购书券。
\n此次书博会,重庆不仅以惯有的“宠粉”方式,让全国书友畅快“悦”读,也书写着重庆建设文化强市的清晰足迹。
\n7月25日,重庆国际博览中心,市民正在选购书籍。记者 李雨恒摄/视觉重庆
\n02
\n重庆,既有淡淡的书香味,又有浓浓的烟火气。如果说读书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,那么“书式生活”就是这座城市最惬意的烟火日常。
\n看阅读空间。防空洞里宝尚配资,“军哥书屋”挤满了前来打卡的年轻人;两江新区24小时城市书房,照亮一个个闪光的梦想;轨道站点内,自助借阅柜里的“巴•掌书”让通勤时光变得充实而惬意……
\n近年来,重庆通过实施“百千万”工程,建成百家图书馆、千家实体书店、万个城乡社区书屋,编织出一张覆盖全域的阅读网络。数据显示,目前全市公共图书馆一级馆率达到90.7%,建设图书馆分馆1800多个,并实现全市乡镇(街道)100%覆盖。阅读,已深深嵌入这座城市的肌理。
\n看文化供给。无论是“大咖”云集的“陆海讲读堂”,还是兼具阅读体验和社交属性的“巴渝书市”,抑或是装下诗和远方的农家书屋……重庆通过高质量文化供给构建阅读新生态,让“书式生活”浸润烟火日常。
\n数据显示,2024年重庆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2.09%,成年居民日均阅读54.82分钟。同时,“书香重庆”品牌连续4年跻身全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前十。阅读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生活中亮丽的风景线。
\n看城市文脉。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这里既有李白、杜甫等文学巨匠留下的经典诗篇,又有《红岩》等“渝字号”文学精品,还有黄济人、虹影等当代文化名人……阅读的种子早已扎根巴渝大地,与这座城市一道向上而生。
\n巴渝山水邂逅诗书韵律,千年文脉融入两江波涛。悠悠文脉是“书香重庆”最深厚的基石,而阅读便是对城市文化基因的赓续传承,更是链接人与人、文化与文化的精神纽带。
\n7月26日,重庆国际博览中心,书博会现场,市民纷纷前往购书。记者 龙帆摄/视觉重庆
\n03
\n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人民群众多读书,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、深邃起来。要提倡多读书,建设书香社会。
\n让一个人爱上阅读或许容易,要让一座城爱上阅读却有难度。这其中,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:
\n如何以书卷塑造城市封面?一部《我的阿勒泰》,将草原、牛羊和哈萨克人的故事娓娓道来;一部《繁花》,让老上海的“腔调”在读者和游客心中变得生动具象;一部《红岩》,持续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山城开启一场红色之旅。各个时期,“一本书带火一座城”都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。
\n对于重庆而言,可以通过培育更多“渝字号”精品力作,进一步擦亮“书香重庆”这一文化名片,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城市IP,让好书成为时代的“流量担当”。同时,构建“图书+文旅+消费”的融合生态,让书店成为城市会客厅,在“读书即游城”中成就一段人与书、人与城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\n如何从全民阅读走向全民“悦”读?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,要“聚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,在传承城市文化、滋养城市文明上开创新局面”。
\n当前,重庆正致力于打造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,让高品质文化服务触手可及。接下来,可以通过完善阅读基础设施,创新全民阅读服务供给,通过进一步实施开发沉浸式阅读场景、培育城市“领读人”队伍、打造城市阅读文化地标等举措,将重庆打造成一座书香弥漫的阅读之城。
\n如何在“未来阅读”中读懂未来?每一次知识爆炸,每一次科技变革,每一次思想的冲破藩篱,背后都离不开书籍这一重要阶梯。然而在数字时代,阅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革。
\nAI时代,“读万卷书”依然没有过时。要让阅读焕发新的生命力,就需要推动数字技术与全民阅读深度融合,推动在线阅读、有声阅读、交互式阅读等新业态快速发展,为读者带来更加智能化、个性化和高效的阅读体验,进而为出版业发展和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创造新机遇。
\n当一座城爱上阅读,当读一本好书成为市民的美好日常,那么理想的星光、文脉的涵养、创新的能量,都将凝聚成这座城市向上生长的磅礴伟力!
\n原标题:如何让一座城爱上阅读?宝尚配资
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