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乳牙蛀了没关系,反正迟早要换的,不用花冤枉钱治疗。生活中,不少家长都抱着这样的想法。但真相是:乳牙蛀牙不仅需要治,还得尽早治。如果放任不管,可能给孩子的健康埋下一连串隐患!
乳牙虽临时,作用却很关键乳牙从孩子 6 个月左右开始萌出,到 12 岁左右逐渐被恒牙替换,看似短暂服役,却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功能:
咀嚼食物:乳牙是孩子消化吸收的第一道关口,健康的乳牙能帮助充分咀嚼食物,让营养更好地被吸收。如果乳牙蛀牙严重,孩子可能因疼痛不敢咀嚼,甚至挑食、偏食,影响生长发育。
引导恒牙萌出:乳牙的牙根下方,藏着恒牙的胚胎。乳牙就像占位符,能为恒牙预留出足够的萌出空间。如果乳牙因蛀牙过早脱落,旁边的牙齿会倾斜移位国汇策略,导致恒牙萌出时空间不足,出现错位、拥挤,将来可能需要正畸矫正。
辅助发音与颜值:前牙蛀牙可能影响孩子发音清晰度(比如 s、sh 等音发不准);长期用单侧牙齿咀嚼(因另一侧蛀牙疼痛),还可能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,影响颜值。
展开剩余56%乳牙蛀牙不治疗,麻烦会滚雪球很多家长觉得蛀牙只是小洞,等换牙就好了,但蛀牙的发展速度远超想象,尤其是孩子乳牙的牙釉质更薄、矿化程度低,一旦开始蛀坏,进展会比恒牙快得多。
从小洞变成剧痛:初期蛀牙可能只是牙面的小黑点,孩子没感觉;但如果不处理,细菌会逐渐侵蚀牙本质、牙髓,导致剧烈疼痛,甚至引发牙龈脓肿、面部肿胀。
影响恒牙质量:乳牙蛀牙若发展成根尖周炎,炎症可能波及下方的恒牙胚,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(出现斑点、凹陷)国汇策略,甚至影响恒牙萌出时间和位置。
孩子乳牙蛀牙,应该怎么做?别等疼了才就医
乳牙蛀牙早期(浅龋)治疗简单,只需清理腐坏组织后补牙,孩子几乎没痛苦,费用也低。一旦发展到牙髓炎、根尖周炎,可能需要根管治疗,甚至因无法保留而提前拔除,后续还要戴间隙保持器(防止邻牙移位),既遭罪又花钱。
定期做口腔检查
建议从孩子萌出第一颗牙开始,每 3-6 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。医生能及时发现早期蛀牙,还能评估牙齿发育情况,给出预防建议(比如涂氟、做窝沟封闭)。
做好日常口腔护理
刷牙:每天早晚各一次,用含氟儿童牙膏(3 岁以下每次米粒大小,3-6 岁每次豌豆大小),家长帮忙刷(至少到 6 岁),采用圆弧法清洁每个面。
控制甜食:少给孩子吃糖果、蛋糕、碳酸饮料,吃完后及时漱口或刷牙。
涂氟和窝沟封闭:3-6 岁定期涂氟(增强牙齿抗龋能力)国汇策略,恒牙萌出后及时做窝沟封闭(封闭牙齿表面的深窝,防止食物残渣堆积)。
发布于:中国香港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